[Android稳定性] 第058篇 [方法篇] 高通平台使用QFIL回读分区
本文介绍了如何将机器进入9008模式、通过configuration选择Device type类型、选择下载模式进行刷机、使用tools进行回读以及回读分区的方法。首先,通过特定命令使机器进入9008模式;其次,选择正确的Device type类型;接着,根据机器版本选择下载模式并进行相关操作;然后,使用tools进行回读;最后,回读指定分区数据。
本文介绍了如何将机器进入9008模式、通过configuration选择Device type类型、选择下载模式进行刷机、使用tools进行回读以及回读分区的方法。首先,通过特定命令使机器进入9008模式;其次,选择正确的Device type类型;接着,根据机器版本选择下载模式并进行相关操作;然后,使用tools进行回读;最后,回读指定分区数据。
这篇文章探讨了Linux内核中一种特殊的函数定义方式,作者在阅读代码时遇到了无法找到某些函数定义的问题,如`folio_test_active()`。通过深入研究,作者发现这些函数是通过宏定义如`PAGE_TYPE_OPS()`和`FOLIO_FLAG()`在`/include/linux/page-flags.h`中定义的。文章详细解释了这些宏如何工作,以及如何通过它们生成函数定义。总结部分指出,这种探索过程虽然艰辛,但对于喜欢阅读代码的人来说,发现和理解这些机制是非常有趣且有益的。
printk 是 Linux 内核用于输出调试信息的接口,通过 log buffer 存储日志信息,并在系统出现问题后记录错误信息。文章详细介绍了 printk 内核框架,包括 printk 接口的作用、log buffer 的设计和初始化、log buffer 的数据结构,以及 printk 函数的流程。文章还分析了 printk ring buffer 的写入过程,包括 prb_reserve、printk_sprint 和 prb_commit 等函数的核心作用。最后,文章通过 trace32 读取 printk_ringbuffer 在内存中的数据,并解释了 printk_ringbuffer 在内存中的增长方向,使读者对环形缓冲区的整体印象更加清晰。
Linux ramdump parser工具通过解析离线ramdump文件中的内核日志来诊断系统问题。该工具的核心功能是通过DmesgLib类实现的,该类负责读取和分析内核日志。DmesgLib类首先通过读取内核内存中的printk_ringbuffer结构来定位日志数据,然后初始化环形缓冲区参数,包括描述符数量、数据区大小等。接下来,DmesgLib类遍历描述符,提取日志文本,并解析元数据,如时间戳和调用者ID。最后,DmesgLib类将提取到的日志数据格式化输出,可以是写入文件或返回结构化数据。解析dmesg的核心在于理解printk_ringbuffer结构,该结构是内核日志的存储和管理机制。
本文档介绍了Linux ramdump parser工具Ramdump.py的核心数据结构Ramdump,并详细解释了其常用接口和初始化流程。Ramdump.py定义了一个庞大的类,其中包含多个函数结构,了解这些接口的原理对于后续插件开发至关重要。文档重点介绍了get_kernel_version、address_of、field_offset、container_of、read_cstring、read_structure_field、read_structure_cstring等常用接口的功能和用法,并解释了Ramdump类的初始化过程,包括解析Kconfig、解析kernel symbols table、检测vmlinux和dump是否匹配、加载module symbols等步骤。最后,文档提到了插件解析dump的逻辑角度,并从内核知识点的角度进行了分析。
菲兹克斯喵
警告 这是上一章内容结束后的习题. 第一章的习题因为太少而且并不重要所以没有放上来. 习题 1 证明 Γ[μν]λ\Gamma^{\lambda}_{[\mu\nu]}Γ[μν]λ (即联络的反称部分) 是一个张量.
秘柯云仓
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(GMDSS)是为保障海上人命安全而设的现代化通信网络。它整合卫星与地面通信技术,具备遇险报警、搜救协调、播发安全信息等核心功能。通过EPIRB、DSC等关键设备,该系统实现了遇险信号的自动化和全球化,极大提升了搜救效率,已成为守护航海者、保障全球航运安全的关键生命线。
轻雅阁
我是一名公费师范生,刚结束仅 3 天的线下岗前培训;本以为会被分到陌生校园,却意外回到初中母校,心里满是激动。走在熟悉的校园,我想起当年班主任的温暖,可想到自己即将当班主任,又忍不住担忧:怕没法上好课、引导学生,也怕难以快速了解学生、组织班会,更担心 3 天听课所学难转化为实际能力,但母校的熟悉感给了我勇气,我会带着热爱与初心,在实践中慢慢成长。
秘柯云仓
探索海洋的天气密码:航海气象图全解析 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上,天气瞬息万变,对航行安全构成巨大挑战。自19世纪以来,航海家们就开始依靠实践中积累的资料,编制用于大洋航行和局部海域使用的各种航海气候图。这些图表成为了航海者预测天气、规划航线的重要工具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揭开航海气象图的神秘面纱,了解这些"海
秘柯云仓
本文介绍了《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》(SOLAS)。该公约因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悲剧而诞生,是为商船建造、设备和操作制定最低安全标准的国际条约。文章追溯了其发展历程:从最初的救生设备要求,到后来纳入防火、核安全、电子海图和环保等内容。如今SOLAS已成为全球航运业的通用标准,彰显了悲剧驱动进步以及全球合作对保障海上安全的关键作用。
秘柯云仓
本文主要探讨了泡泡玛特的成功案例,从创始人王宁的个人特质、泡泡玛特的市场策略、以及结构性机会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。王宁展现出了“狠、软、灵、巧”的复合特质,泡泡玛特通过“盲盒+IP”的玩法,将潮玩从小众文化变成了大众消费品,并成功抓住了中国市场的实验性和中国制造的丰饶两个结构性机会。文章还分析了情绪消费的心理机制,认为泡泡玛特的成功在于其将“低门槛+高不确定性”的心理机制设计成了一套令人欲罢不能的上瘾模型,并将这个“液态时代”的集体焦虑,升华为一种可供消费和展示的身份符号。
本文为Linux内存管理系列文章的摘要总结。文章首先介绍了源码遵循的约定,包括芯片架构、内存架构、内核版本等信息。接着概述了内存管理的一些预备知识,包括内存与内存管理机制、页表查询过程、内存分布等。文章详细分析了物理内存初始化流程,包括启动代码分析、start_kernel全局简述、fixmap映射、memblock子系统等。此外,文章还介绍了各种内存分配器(如buddy分配器、percpu分配器、CMA分配器等)和内存管理相关概念(如缺页异常处理、memcg、PSI等)。最后,列出了文章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及其解释。
这篇文章探讨了Linux内核中一种特殊的函数定义方式,作者在阅读代码时遇到了无法找到某些函数定义的问题,如`folio_test_active()`。通过深入研究,作者发现这些函数是通过宏定义如`PAGE_TYPE_OPS()`和`FOLIO_FLAG()`在`/include/linux/page-flags.h`中定义的。文章详细解释了这些宏如何工作,以及如何通过它们生成函数定义。总结部分指出,这种探索过程虽然艰辛,但对于喜欢阅读代码的人来说,发现和理解这些机制是非常有趣且有益的。
笔者水平较低,如有错误欢迎各位看官老爷指正,Thanks♪(・ω・)ノ 笔者忽然高产了起来,原因是因为笔者总算是搞明白了一个近几天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,为什么网上一些帖子说do_anonymous_page只用来处理私有匿名映射呢? 看到这个函数,下意识就会觉得其实它是用来处理所有匿名映射的才对啊。
本文讨论了ARM64架构下Linux内核的虚拟地址布局。文章指出,尽管ARM64地址宽度为64位,但最大支持的物理地址为48位,即256T。虚拟地址宽度可以选择36位、39位、42位、47位、48位或52位,以39位为例,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大小均为512G。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内核虚拟地址空间分布,包括线性映射区域、模块区域、内核镜像区域、VMEMMAP区域、PCI I/O区域、固定映射区域等。最后,文章解释了线性空间下移的原因,并展示了虚拟地址空间总体分布图。
linux/android稳定性文章
进入分类本文摘要:文章通过一个嵌入的Xmind思维导图(链接:[qMwLs7eY](https://xmind.ai/embed/qMwLs7eY)),展示了某个主题的结构化思考。思维导图涵盖关键点,以直观的方式呈现信息,便于读者快速理解和把握核心内容。
本文集深入探讨了Android稳定性问题,分为方法篇、原理篇和问题篇三个部分。方法篇介绍了稳定性分析的方法,包括高通Android平台稳定性分析、watchdog分析流程、crash分析以及RCU Stall问题的分析等。原理篇详细解析了subsystem ramdump、mtdoops、minidump、blackbox等稳定性相关原理,以及高通平台watchdog机制和QCOM常见reboot类型流程。问题篇则列举了多种稳定性问题案例,如原子状态调度引起的死机、中断风暴导致的panic、内存分配失败、slab内存泄露等,并分析了其原因及解决方案。
本文介绍了如何将机器进入9008模式、通过configuration选择Device type类型、选择下载模式进行刷机、使用tools进行回读以及回读分区的方法。首先,通过特定命令使机器进入9008模式;其次,选择正确的Device type类型;接着,根据机器版本选择下载模式并进行相关操作;然后,使用tools进行回读;最后,回读指定分区数据。
本文介绍了Linux内核中的Ftrace工具,用于跟踪和分析内核行为。文章详细讲解了使能Ftrace的方法,包括设置相关开关和打开内核trace相关的defconfig。文章还介绍了如何确认Ftrace是否被使能以及查看Ftrace日志的方法。最后,文章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供读者深入了解Ftrace。
本文档详细介绍了 Armv8-A 指令集架构,特别是 A64 指令集。A64 指令集是固定长度的 32 位指令集,用于 AArch64 执行状态。文档首先概述了指令集的基本格式、分类、助记符和条件码。接着,详细介绍了跳转指令、PC 相对寻址、系统操作指令、异常产生和返回指令、系统存储器指令、数据运算指令和 load/store 指令。最后,文档还介绍了内存屏障指令,包括 DMB、DSB 和 ISB。
ARM架构自1985年起不断发展,从早期的ARM内核逐步演进,增加了特性和功能。ARMv8-A架构是最新一代,支持32位和64位执行状态,引入了64位宽寄存器,同时保持与ARMv7软件的向后兼容性。它具备多项增强,如大物理地址、64位虚拟寻址、自动事件信号等,以及硬件加速密码学等功能。ARMv8-A架构的处理器包括Cortex-A53和Cortex-A57,分别针对中档、低功耗和高端计算需求,提供高性能和能源效率。
AArch64执行状态提供了32个64位通用寄存器,每个寄存器都有32位形式。此外,还有几个特殊寄存器,如零寄存器、栈指针、程序计数器、异常链接寄存器、程序状态保存寄存器等。处理器状态PSTATE包含多个独立访问的字段,如ALU标志、执行状态、异常级别等。系统配置通过系统寄存器进行控制,使用MSR和MRS指令进行访问。字节序控制可以通过SCTLR_ELn寄存器中的EE位进行设置。在AArch64和AArch32之间切换时,AArch64寄存器映射到AArch32寄存器集,并保留状态。NEON和浮点寄存器提供128位浮点寄存器,用于保存浮点操作数和NEON操作的标量操作数和向量操作数。
您好,我已经阅读了您提供的文章内容,下面是对文章的100字左右摘要总结: 本文详细介绍了ARM架构中异常的概念和处理流程,涵盖了中断、中止、复位等不同类型的异常,并解释了同步与异步中断的区别。文章还深入剖析了异常处理寄存器的作用,以及AArch64异常向量表的配置和中断处理流程,最后以Linux内核中的中断处理机制为例,展示了从中断触发到最终处理函数的调用过程。
这里存放着没有分类的文章
进入分类printk 是 Linux 内核用于输出调试信息的接口,通过 log buffer 存储日志信息,并在系统出现问题后记录错误信息。文章详细介绍了 printk 内核框架,包括 printk 接口的作用、log buffer 的设计和初始化、log buffer 的数据结构,以及 printk 函数的流程。文章还分析了 printk ring buffer 的写入过程,包括 prb_reserve、printk_sprint 和 prb_commit 等函数的核心作用。最后,文章通过 trace32 读取 printk_ringbuffer 在内存中的数据,并解释了 printk_ringbuffer 在内存中的增长方向,使读者对环形缓冲区的整体印象更加清晰。
OneMore 是一款高度自定义的集成工具,由 PyQt6 和 fluent-widgets 开发,采用侧边导航栏和新建标签页的方式呈现工具功能。OneMore 框架设计包括通用接口、资源文件、主窗口、界面设计界面、账号登录界面、设置界面、通用工具和插件安装目录等。已实现功能包括登录界面、设置界面、导航栏、标签页、插件执行页面、插件市场和软件在线更新插件功能。插件开发指南包括插件组成元素、插件 interface 和插件上传。OneMore 遵循 GPL 协议,允许二次开发,但必须标注原作者。
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在Android项目开发中,如何进行内核模块(ko)的编译和打包到image中。文章首先介绍了ko编译原理,包括树外驱动和树内驱动的编译过程,并分别以高通平台和MTK平台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。 对于树外驱动,文章提到了高通平台中使用的ko编译模板`Build_external_kernelmodule.mk`,并解释了其核心指令`build_module.sh`的使用方法。同时,文章也提到了MTK平台的ko编译模板`build_ko.mk`,并指出了MTK项目中目前仍然使用make进行编译。 对于树内驱动,文章以高通平台为例,展示了如何使用bazel进行内核编译,并解释了相关指令的含义。同时,文章也提到了向内核编译时传递参数的方法。 接下来,文章讨论了ko如何打包到image中。文章指出,ko会被打包到`vendor_dlkm.img`中,并最终merge到`super.img`中。文章还介绍了如何通过`make vendor_dlkmimage`命令编译`vendor_dlkm.img`,并通过fastboot命令将其刷入设备。 最后,文章提醒读者注意,由于Android版本和kernel版本的变化,编译方式和产物路径可能会有所差异,因此本文仅供参考。
本文接续前文,深入解析高通Android启动代码流程。文章重点通过流程图与xbl阶段日志的对照,详细阐述了xbl阶段的启动流程。
本文主要探讨了泡泡玛特的成功案例,从创始人王宁的个人特质、泡泡玛特的市场策略、以及结构性机会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。王宁展现出了“狠、软、灵、巧”的复合特质,泡泡玛特通过“盲盒+IP”的玩法,将潮玩从小众文化变成了大众消费品,并成功抓住了中国市场的实验性和中国制造的丰饶两个结构性机会。文章还分析了情绪消费的心理机制,认为泡泡玛特的成功在于其将“低门槛+高不确定性”的心理机制设计成了一套令人欲罢不能的上瘾模型,并将这个“液态时代”的集体焦虑,升华为一种可供消费和展示的身份符号。
发表在「[Android稳定性] 第055篇 从dump信息角度学调度schedule」
作为一个刚接触内核开发的新手,看到这么详细的dump分析真是受益匪浅!特别是关于内核线程借用用户空间地址空间的部分解释得很清楚。
发表在「[Android稳定性] 第051篇 [原理篇] 从timer角度学习高通平台的watchdog」
沙发!正好打算研究这个,太棒了👏「手动点赞」
发表在「[linux内存管理] 第027篇 Linux ARM64 虚拟地址布局」
「手动点赞」😏,原来是2019改的,长知识了,之前一直傻傻分不清楚到底是在高地址还是低地址🤡
发表在「 [Android稳定性] 第049篇 [问题篇] 软中断霸占CPU导致watchdog无法及时喂狗」
琦哥太强了🤞